Source: 知乎 | Author: Shieieiki 6/19/2019 1:07:22 AM
知乎搞这么久付费咨询,让我最震惊的就是AMD的Ryzen明明已经可以和Intel的Core刚正面了,然而无数的小白还是不相信AMD,每当我的配置单里出现2600X,2400G等等AMD的新CPU,就会收到一句:大佬大佬,能不能帮我换成intel的啊,AMD我怕不稳定,还有他们说兼容性不太好,性能也弱一点。每当这时候我不得不感慨一下Intel营销部门的能力了,小白都是无脑信intel的,我付费咨询4个月以来,差不多接了500单付费咨询,不到10单愿意选择Ryzen的,绝大多数都是先质疑一下,然后我花大篇幅去解释AMD已经可以用了,没有问题了,然后依然还有一小部分人觉得AMD不行,还是要Intel,我能怎么办啊?我也很绝望啊。所以今天来写一篇文章,给AMD洗地吧,我们用专业的数据和参数还有实际表现来告诉小白们,AMD的ryzne到底能不能用?
你选择的是CPU不是品牌,既然你选择CPU,那你肯定要知道CPU是干啥的,intel和AMD都是生产CPU的,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下,CPU到底会影响到电脑里的哪一部分。
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CPU和显卡工作的分配情况,我们在电脑内部生成一个大的三维空间。
让一个小球自由下落,它落到地面后会弹起来然后再次落下弹起,直到停止。
那么这里面CPU的作用就是计算小球受到的重力加速度,下落的速度,空气阻力,落到地面动能的转变,并根据各自参数去计算小球的运行轨迹。{逻辑运算}
那显卡的作用是什么呢,显卡在这里面需要把这个三维图像建立出来,他需要给空间附着颜色,还需要给小球也附着颜色,这个部分我们称之为“贴图”,除了贴图外,显卡还需要让这个贴图跟着小球质点运动的轨迹一块运动,最后还需要把三维的图像二维化并输出到屏幕上去。{图形运算}
这里答案就显而易见了,CPU主要负责逻辑运算部分,而显卡的作用就是图形化。
然后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结论,CPU的作用就是算数,那么一个算数用的芯片,他的功能也就算数这一项了,那么我们去对比两个CPU的时候,可以比较的部分那么就是算数性能,那么也就是说,你惧怕AMD,不是怕的是AMD这个品牌,你怕的是AMD的CPU的运算性能,你不相信AMD的运算性能能比得过Intel。
所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,你认为AMD的运算性能打不过intel,这里和AMD这个品牌没关系。
以下内容图片来自Bilibili作者:半岛的风车 哔哩哔哩 ( ゜- ゜)つロ 乾杯~ Bilibili
半岛的风车详细的介绍了AMD的历史兴衰,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。
在我们介绍AMD的CPU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AMD和intel的竞争。
在1981年到1985年间,AMD和Intel当年为了对抗ibm实际上是合作过的,但是后来还是由于利益关系分家了,这期间AMD和Intel一直是合作关系,双方的CPU差不多,AMD相同性能的CPU要比Intel便宜,依靠着性价比留下了大量的忠实用户。
1985年-2001年,以奔腾为代表的Intel和以速龙为代表的AMD在这期间一直在打拉锯战,几乎是你超我一点,我超你一点。双方几乎拉不开很明显的差距。
2003年上半年,这也是AMD的巅峰之作,以K7为架构的速龙XP代号BARTON(巴顿)处理器面市,在那个时间段,速龙和毒龙基本上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家用电脑
2003年下半年,AMD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64位民用处理器。X86拓展指令集正式成为CPU业界标准。
2004年上半年,AMD的K8处理器完爆intel的P4E,这期间,AMD的CPU疯狂的蚕食着intel的CPU市场,“玩游戏选AMD”这句话已经深入所有玩家的人心。
2005年5月,intel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双核CPU奔腾D,但是没多久,就被AMD的速龙64X2吊打,皓龙也在服务器领域对intel的至强造成了强烈冲击,下半年AMD又发布了闪龙系列。速龙,闪龙和皓龙,基本上打的intel体无完肤。64位,双核,这两大密集战役intel全部完败。
2006年,intel具有革命性的Core2产品线面试,tick tock更新策略也成为了Intel处理器发展方针。E6600的发布甚至直接在一夜之间让AMD的速龙FX爆降千元以上。短短几个月后intel就发布了了首个4核CPU酷睿2Q和QX系列,低端市场的赛扬和奔腾也不断更新。
2007年,AMD终于掏出了首个4核心处理器羿龙系列,然而羿龙的表现被Core2比起来差强人意。这些CPU大家可能就已经见过了,也就是X4 X3开头的,不少同学的电脑里目前应该还有这个CPU。除此之外,羿龙K10架构出现了严重的BUG,会导致莫名死机,要知道CPU是个追求稳定性的东西,这个BUG的出现,导致AMD的信誉直接受损。
从这以后的故事大家也就知道了,inte的core i3 i5 i7的发布直接打的AMD找不着北,AMD那边只能用FX推土机系列勉强应战,而FX推土机架构就是AMD噩梦的开始。
于是乎,从2011年到2017年这6年间,AMD一直被intel打压,即便是AMD后来发布的推土机架构FX系列也只是刚刚追平i5的性能,还是靠核心堆上去的,所以这时候就有个经典名言:i3默秒全,意思就是i3默认频率不超频就可以打AMD全家了,加上intel一直在铺广告,那个:噔,噔噔噔,噔,蓝色背景的广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而电脑城一直用AMD的入门CPU来给大家装机,而这时候AMD的性能很弱,连i3都打不过,你指望他能提供给你什么样的表现呢?所以更加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印象。AMD的差口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。
时间到了2017年,也就是去年,AMD在沿用了6年的推土机架构后,终于研制出了全新的架构,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Ryzne锐龙处理器。
2017年2月Ryzen正式发布,第一代Ryzen的单核心性能比Intel弱一些,导致其游戏性能不如Intel,加上内存控制器的劣势,很多内存点不亮,而且高频内存频率上不去,所以第一代ryzen我并没有推荐给任何人,因为他的优势真的不明显,即便是那价格,不过1700X的生产力水平是要完爆7700K的,我个人是个游戏玩家,于是在2017年高考完后,我入手了7700K,因为第一代Ryzen真的不让我满意,高频内存频率上不去,而且内存兼容性很差,加上单核心性能弱,导致游戏性能上不去,虽然运算性能上去了。
2018年上半旬,Ryzen第二代发布,第二代解决了第一代挑内存的问题,到目前为止,只要不是偏门到型号都不好找的内存,基本上不可能说点不亮,不光内存兼容性问题解决了,第二代的Ryzen单核心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,除此之外,内存控制器也允许内存到3200频率了,目前Ryzen同对位的CPU,已经完全可以和intel的Core正面五五开了。
从1981-1985的合作,到1985-2001的分庭对抗,从2001-2006年的踩着intel,到2006年-2017年的被Intel踩,AMD终于在现在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里,在德国Ryzen的CPU首次达到了51%的占比,超过了intel的49%。AMD的股票更是吓人,Ryzen1的发布直接让AMD的股票从几美刀涨到了15美刀,而Ryzen2的发布直接让AMD的股票从15涨到了30。
但是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很多小白并不相信AMD,那么下面我们用数据来说话。看看Ryzen真的就那么不堪吗?
这里我挑选了2个中端核心,R5 2600X和intel的i5 8400,这两者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都非常接近,然后下面我们上数据说话。
首先是规格部分的对比:
8400是6核心6线程,2600X是6核心12线程
8400的TDP是65W,2600X是95W
8400的默认频率2.8,单核心睿频3.8,全核心睿频3.8
2600X默认频率3.6,单核心睿频4.2,全核心睿频4.0
8400三级缓存是9M,而2600X是16M
那么从规格上看,2600X基本上是完爆8400的
R11.5单核心性能对比
R11.5多核心性能对比
R15单核心性能对比
R15多核心性能对比
PCMARK性能对比
Geekbench3单核心性能对比
Geekbench3多核心性能对比
从各个专业软件的跑分上看,2600X也是完爆8400。跑分反馈的是什么?那就是CPU的运算性能,还记得我文章开头说的什么吗?对于普通人来说,CPU就是一个算数的芯片,你需要关注的只是他算数性能的强大,而不是品牌。那么这里结果就显而易见了,2600X的性能基本上完爆了8400。
(当然CPU肯定不是就性能区别,还有各种指令集和特殊功能以及功耗,但是对于普通人不需要考虑这些)
功耗测试在保证其余配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,只更换CPU和主板进行功耗对比,完成一轮测试后取平均值。
数据来源:【茶茶】RYZEN补完计划?AMD R7 2700X&R5 2600X测试报告
从数据上看,AMD的2600X功耗确实是要比8400高,甚至比8700K还高,但是因为8400和8700K本身的功耗并不高,2600X即便是比8400高了30%,实际运行功耗也不会说带来显著的发热和耗电问题,我的电脑7700K+1070Ti玩一天的游戏,从早上9点玩到晚上10点,除了吃饭上厕所一直在玩,然而后来看功率表,耗电3度不到,这是包括显示器和音响的,那么抛掉显示器和音响,实际主机可能就用掉了2度电,那ryzne多的那点电,我们就算他多了0.5度电,也就几毛钱的事,况且你不可能和我一样闲的玩一天的游戏吧。
功耗高另一方面带来的是发热问题,但是intel那边很不厚道的用的是硅脂U,而Ryzen全系列都是钎焊的,所以这里就很有意思了,虽然Ryzen的功耗高那么一点,实际上其温度表现和Core却能打个五五开
所以虽然2600X功耗高一点,但是本身带来的耗电和发热影响维护其微,那么再考虑到性价比之后,他依旧是可选选项。没必要因为功耗而害怕。
这个视频对比了8400和2600X在8个主流大作的游戏帧数对比,为了保证公平,2600X并没有按照自己的高频运行,而是降低到了3.8频率保证和8400一样。在保证其他配件包括显卡内存一样的情况下,只更换CPU和主板进行游戏测试。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26713451?from=search&seid=12743988555493503408
不愿意看视频的这里我提供图文总结。
衡量游戏流畅度的就是帧数,帧数越高你的游戏越流畅,除了平均帧数外,较低帧1%low和最低帧0.1%low也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他决定你顿卡的几率。
第一个游戏,孤岛惊魂5,8400和2600X的平均帧数五五开,但是8400的最低帧数出现在了25帧,而2600X最低帧是53帧。这一轮2600X胜。
第二个游戏,赛车计划,二者的平均帧率再次打平,但是2600X的最低帧又比8400高,这一轮2600X小胜
第三个游戏,GTA5,这一轮2600X无论是平均帧还是最低帧都略微低于8400,但是区别不大,小败
第四个游戏,辐射4,这一轮两者性能基本持平,打个平手。
第五个游戏,巫师3,二者依旧五五开
第六个游戏,刺客信条起源,二者又打了个五五开
还有2个懒得截图了,二者表现依旧是基本五五开,但是,你要注意,这是2600X降频3.8去运行的,而2600X本身是单核心4.2全核心4.0,也就是说,那些五五开的项目,如果是放开了跑,2600X是比8400要强的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2600X的内存频率限制是2933,而8400只有2666,而且2600X可以超频,虽然超不了多少,而8400,锁死3.8不能动。
那么最后结果就很有意思了,2600X在和8400价格相同甚至更低的情况下,性能比8400强很多,无论是游戏,还是生产力,而且最重要的是2600X是有12个线程的,8400只有6个,从天梯图上你可以看见2600X是在i7 8700边上的,虽然游戏性能2600X是被8700锤了,但是足以证明,目前的Ryzen已经达到intel的水平了,甚至在部分方面更强。
除了台式机的CPU,笔记本上的低压U,服务器的皓龙,EYPC,以及线程撕裂者,都全线开花,性价比完爆Intel,所以AMD真的翻身了。
最后,AMD虽然在性能上翻身了,游戏上也翻身了,但是有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,小白不信任你,他们以为你还是原来的AMD,他们觉得你功耗高,觉得你性能弱,觉得你兼容性不好,然而实际是你的功耗并不高,你的性能并不弱,你的兼容性很好。
大多数人电脑蓝屏,intel的U他们会觉得是系统的锅,如果是AMD,那就是AMD的锅。玩游戏闪退,intel的U那就是游戏的锅,AMD的U那就是AMD的锅。打不上驱动,intel的U就是驱动厂商的驱动垃圾,AMD那边就是AMD垃圾。很多人都用这种思想去解决问题,就导致AMD不稳定,兼容性不好的言论各种传,评论区就有一堆,明显是其余部件导致的故障,他非要怪是AMD引起的,那他也不愿意找到原因,自然就是网上发帖:我用的AMD的U,现在有xxx问题,AMD兼容性不好,有小毛病,大家别买。殊不知这和拉不出屎怪毛坑是一个样子。
所以,虽然AMD的Ryzen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,但是,还需要逐渐积累口碑,否则,小白们还是不会去主动使用Ryzen系列处理器。最后是希望硬件区的大佬们,多多向小白解释一下AMD真的没有那么不堪。